2009年12月2日星期三

<親暱生侮慢>與<相敬如賓>… 對親人少點要求,多點包容

小時候沒想過自己會當教師,因為覺得自己沒有耐心,更不會不厭其煩,把自己已經懂的東西,慢慢解釋給別人。

記得好多年前,弟弟問我一條簡單的數學題。我第一個反應就是:「這麼簡單,你為甚麼會不懂?」之後,我雖然嚐試一步一步地教他,但是,可能我的方法用錯了,又或者語氣跟態度都不好,結果,那條題目弟弟還是弄不明白。當時,他回應了一句:「你不是個好老師!」

若干年後,為了幫補大學生活費,我到了當地的華人社區中心,教新移民英文,後來,還教外國人廣東話。很奇怪,對那些學生,我竟然可以非常有耐性,循循善誘,以不同的方法,不同的比喻,慢慢的教導他們。不知道是不是客套話,很多學生都說很喜歡我的教學方式,而報名上我班的人數也的確一年比一年多。

為甚麼對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學生可以付出這麼多耐心,而對手足情深的弟弟卻一點耐性都沒有?這個問題我一直想不通,一直纏著我。

問過一些同樣當過教師的朋友,他們也有相似的經歷。

對自己的親人,我們是不是會寄預過大的厚望?很多<嚴父>,就算兒女功課做得多好,成績有多棒,他們都不會讚賞一句。考試98分會問為甚麼不是100分,考第二名又會問為甚麼不是考第一名。

很多時候,我們對身邊至親的人:父母子女、兄弟姊妹、丈夫妻子,甚至非常要好的朋友,都比對其他人苛刻,都比較多埋怨。

英文有句諺語<Familiarity breeds contempt>,中文很難翻譯,見過有人翻譯成<親暱生侮慢>,意思是指關係太親近,太親密,人就會失去分寸,少了禮貌,變得不尊重對方。

也許我們覺得,跟最親的人,要走一輩子漫長的路,所以有甚麼寄望,甚麼需要改善,甚至不滿的地方都要一一講出來。反而對那些萍水相逢的普通朋友,沒有這些要求,因為可以<合則來,不合則去>。

正因為這樣,對至親的人,我們少了禮貌,少了包容。

想深一層,身邊最親的人,是否又真的可以跟你一起走過漫長的人生?在這個無常的世界,沒有誰可以保證。

既然這樣,我們不如改變一下,對親人,可以少點苛刻,多點包容,就像對普通朋友一樣。相信彼此的關係會更好。

<相敬如賓>也許就是這個意思。不只對你的伴侶,對其他親人也應該抱著這個態度。

越來越覺得,古人真的很有智慧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