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8月30日星期一

沒花心思的建築設計... 學習手腳上的偷懶,勤於頭腦上的思考

隨著中國對低碳生活、綠色建築的重視,我們大學的<可持續發展學系>經常被寧波市政府邀請為不同的建築設計方案提供意見。最近,我們還協助市政府,攢寫一份有關低碳建築的研究報告。

上星期,我們就為這份報告開了個研討會。會上,建築委員會副主任問了我一個問題。他問:<你在外國生活了這麼久,來到中國,覺得我們建築方面有些甚麼最需要改進?>

我沒有多想就馬上回答:<中國的建築設計不夠仔細,不夠周詳。>

寧波雖然算是個相對發達的城市,可是<有問題>的建築,例子卻到處都有,多不勝數。好比說,一家高級酒店的豪華玻璃大門,門前竟然種有一棵大樹,結果,這門根本不可使用,酒店的客戶,統統都要從側門出入。當然,這是個比較特殊的案例,可是,這裏的確有很多房子,因為設計不周全,不周到,建了以後有很多地方要拆了再改。有些更蓋了不足三年,看起來卻已經非常殘舊。這樣的建築,既不美觀,亦相當浪費資源。

其實,只要肯多花點心思,設計時多想想房子落成後會怎樣運作,從住戶或使用者角度去想一想,這些問題都不會出現。可惜,我們好像只會一把勁盡快把建築蓋完,卻不願多花時間去思考整體方案。

<欲速則不達>,尤其在設計這方面。設計沒有絕對的對或錯,所以也沒有直接達到答案的方程式。可是,雖然沒有對錯,卻有好壞之分。好的設計,好的方案,都需要精密周詳的思考。單靠一股蠻力,拼命以最快速度把事情弄完,往往只會達到最差的效果。

國內這幾年發展迅速,單是我們所居住的鄞州區,五年前一律是耕地,現在已經蛻變成高樓大廈林立的市鎮。建築上的<欲速>,雖然不對,但可以理解。可是,生活中的其他方面,我們也常常都顯示著<一味求快>、<思考不周全>這些毛病。

刻苦耐勞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,可是我們好像只注重於體力上的勤勞,很多時候忽視了頭腦上的用功。

同一句說話,中文是<我覺得>,英文卻是<I think…>,而不是<I feel…>。很明顯,中國文化比較注重感覺,歐洲文化較注重思考。也許,我們真的是一個懶於思考的民族。我們懶於思考,正因為我們過於勤勞。

弔詭的是,要徹底解決這個毛病,我們需要學習怎樣偷懶,讓身體多點休息,要學習發白日夢。因為只有懶惰的人,才會想到創造汽車代步。世界上很多偉大發明,只有發白日夢的人,才會想到。

2010年8月26日星期四

白米飯=白飯、出租車=計程車… 我究竟是什麼人?

來寧波之前,我從沒有在一個說普通話(國語)的地方生活。會說普通話,主要是因為少年時喜歡聽國語歌,再加上空餘時間自修。這樣子學習,一點和說普通話的人交流都沒有,有點像閉門造車。所以,剛來到寧波,很擔心別人聽不懂自己說甚麼。

事實上,情況比我預期的好多了。寧波人基本都聽得懂我說的普通話。當然,我一開口,他們就聽得出我不是寧波人,用詞更不像大陸人。可是,我的口音也不像一般的香港人。所以,很多時候,他們都會問我是不是台灣人,又或者新加坡人。

剛來了寧波一個禮拜,安排好這裏的房子,算是適應了這邊的環境,我們去了台灣,探望多年不見的弟弟。時間過得真快,他在台灣生活也已經六年。他的工作很特別,是替國際學校的高中生,用英文補習數學。

有一天,和他吃過晚飯,他又要趕去補習了,剩下我跟Fiona和德洋。吃飯的地方離我們酒店蠻遠,我就請服務員替我們叫一輛<出租車>。想不到,旁邊的女侍應突然不經意的<噗嗤一笑>。我一開始還不明白為甚麼,後來才發現是我的用詞有<問題>。儘管我一點內地的口音也沒有,可是說了<出租車>,台灣人馬上就以為我是大陸人了。台灣人一般會說<計程車>,又或者<小黃>(計程車通常都是黃色的);說<出租車>的,肯定是大陸人。

除了這一次,我們在外面吃飯時也常常把<白飯>說成<白米飯>;把<優格>說成<酸奶>;把<速食麵>說成<方便麵>。雖然溝通上沒有問題,但是因為用詞的關係,很多人,包括閱人無數的<小黃>司機,都以為我們是大陸來的。

說實話,別人誤會我是某個地方來的人,我一點都不介意。不過,有時候我會反過來問自己,究竟我是哪裏來的人,究竟我是甚麼人?

就算在自己的出生地<香港>,畢竟已經離開了二十多年,不論思想和言行舉止,都跟一般本土的香港人,有很大的區別。在生活了四分之一個世紀的英國更不用說了,我怎麼看也不像英國人吧。而且,除了外貌,我跟他們的文化背景、生活習慣、人生價值觀等,亦同樣有很大的差距。

我不到十歲就出國,在兩個截然不同的國度成長,因此既不完全中國化,也不完全西化;既不像一般香港人,又不像一般英國人,也不像在英國出生長大的華人,簡稱BBCBritish Born Chinese)。說英文,雖然沒有亞洲人的口音,但也沒有濃厚的英國口音。說普通話,除了用詞<穿崩>,更猜不到我是從哪裏來。

世界越來越小,像我這類的人變得越來越多。雖然我們沒有某個地方明顯的口音或特徵,可是相對其他人,我們更理解不同文化的觀點與角度。

也許,未來維持世界和平,促進國與國、地區與地區的互相了解,恰恰就需要我們這種<各地文化合成人>。